赵成立@云画家

中国画家协会名家工作室画家

淳朴·唯美·赵成立艺术世界

2015-01-19  作者:张松  点击:7257 次

/   张松为:中国美协理事、安徽省美协主席

  赵成立先生是一位资深的美术编辑和画家。1970年,作为“老三届”知青的他,因给《安徽日报》投稿被调入该报社工作。至今40年来,赵成立紧紧挽着岁月前行,一方面,兢兢业业地为报纸读者服务,特别是担任美摄部负责人期间,为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;另一方面,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大量的美术创作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
  综观赵成立的美术之路,大体分为两个阶段,即青少年时期的连环画、年画创作阶段和近期的中国画创作阶段。

  喝淮河水长大的赵成立,儿时家境贫寒,八九岁光景鬼使神差地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。15岁便自编自画了处女作连环画《孤胆英雄阿廉》,发表于《淮南日报》,在当时的淮南市引起不小轰动。其后三年,这位中学少年曾活跃在市里各大画展。

  1968年冬,赵成立随着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赴肥西县插队。在广阔天地里,他白天冒着烈日修地球,晚上一头钻进自己的艺术世界。调入报社的最初几年,他潜心于多种绘画技法的练习与创作中。遂有工笔画《种子》问世,该画1974年作为年画、挂历、安徽省委及合肥市委上山下乡人员春节慰问信等多种形式出版,悬挂于千家万户。

  青年时期,是他辛勤播种和频频收获的季节。他先后创作出版了《张果老的传说》、《铜头僧摆擂》、《亚历山大港的灯塔》等多套连环画;创作出版了《亲昵》、《淮上人家满船春》、《关怀》、《花香蜜甜》等20余件年画;还发表了数千件插图、速写、美术评论等新闻美术作品。

  其中,年画《亲昵》和《淮上人家满船春》不仅参加了“第四届全国年画展”,还一举双获由文化部、中国美协等四个国家部门颁发的“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”二等奖、三等奖,从而实现了皖系年画在全国评奖史上零的突破。《亲昵》还参加了“第七届全国美展”,同时被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年画艺术》等数十家报刊登载宣传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。

  《亲昵》是先生1986参加全国首届年画班创作的,作品选取了初春的北海公园的一个情景,一位台湾男孩面对大陆女孩递来的糖葫芦,欲接还羞的表情跃然纸间,通过细节描写,表现了海峡两岸本是一家、理应团圆的深刻主题。这类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其创作中占很大比例。他还创作了一批领袖题材和传统题材的年画作品,  其中,《关怀——周总理视察肥光小学》参加了“第六届全国美展”,用擦笔水彩形式画的两幅泰国王族肖像参加了“东方十国美展”,并被泰国友人珍藏。

  赵成立众多年画在技法上的共同点是,在充分把握年画应有的民俗特点外,画出了高雅的格调。作品运用了我国传统年画的技法,吸收了西方油画及水彩画的养分,甚至兼济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,画面人物刻划精致入微,背景则处理得水气淋漓、明快酣畅,极富艺术表现力。

  近些时期,由于年画、连环画的出版发行逐渐衰落,赵先生在年过“不惑”之后,决计拾起一直深爱的中国画艺术。在安师大美术系,他将年轻时练就的白描、泼墨功夫与年画、连环画创作经验进行了汇总与梳理,成功地进行了艺术的转型。近20年来向世人展示了大量的国画作品,且屡创佳绩。作品先后参加多种中外书画展并屡获大奖,发表于多种报刊典籍,不少被海内外友人收藏,在一些书画拍买会上也常有不菲表现。

  塑造人物是赵先生的强项。画家将别人画惯了的传统题材画得高雅脱俗,将神仙赋予人格化的表现,将古人赋予新的生命,并将作品主题赋予深邃的意境。如《驱邪迎福》一图,行笔走线顿挫起伏,积墨设色强烈炫目,宛若钟馗刚正不阿之性情。再如《出浴图》,表现了象征封建威严的龙头泉下出浴的宫妃形象,她那妩媚的眉眼间流露出难以察觉的淡淡哀愁……赵先生的人物画借鉴了陈洪绶、黄慎、任伯年等古代大师以及当代诸多人物画大家的画法,工写得当,收放自如,兼融并蓄,自成一格。

  他笔下的山水作品,山峦叠翠,云水浮动,营造了引人入胜的诗画境界。他的花鸟画,松萝缠绕,鸟虫嬉戏,均显花香虫活之妙。值得推荐的是赵先生的鹰画。他善于捕捉鹰的动势和精神,鹰的姿态雄健勇猛,眼睛犀利明亮,羽翼柔韧坚挺,加上苍鹰常伴以虬枝傲干之苍松,两苍相映,更显其英雄气概。《雄视图》、《欲翔图》等均是极具感染力的作品。不难看出,他的鹰画融入了苦禅的笔墨、天寿的章法,甚至融进了八大的技法及现代构成元素。这些作品是广收博取的结晶,画得大气洒脱,笔法凝重而灵动,墨色古拙而清新。

  赵成立先生的艺术风格总体来说是淳朴唯美的。他的作品远离世俗的喧嚣与浮躁,是寄性写情画感受的结果,不同感受采用不同画法,因而其艺术手法多变。他的创作着眼与尽可能广泛的受众之间的审美传递,因而其作品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至高境界。

  如今,已届“花甲”之年的赵成立正处在艺术日趋成熟的黄金时期,有理由相信,赵先生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!

二零一零年秋月

(本文载于《神州诗书画报》20101126